西郊废窑的风波平息后,张记绣坊的灯亮了整整一夜。柳眉带着绣坊的姑娘们,把那些沾着毒染料的墨海棠丝帕铺在绣绷上,用清水小心洗去表层毒色,再换上天青色丝线,把歪斜的海棠瓣重新绣得饱满。
“姑娘,您看这样行吗?”林丫举着一块改好的丝帕,帕子上的海棠花褪去了暗沉,花瓣边缘用银线轻轻勾边,和苏婉银钗上的样式有几分像。
上官柠黎接过丝帕,指尖抚过针脚——每一针都透着认真,像是要把老染坊老板留下的戾气,都绣成温柔的纹路。“很好,”她笑着说,“河工村的孩子们见了,肯定会喜欢。”
正说着,赵绣娘也来了,手里拎着一篮新采的海棠花:“我把花瓣晒干了,混在丝线里染,能让海棠色更鲜灵。当年我给河工缝棉衣时,要是有这么好的丝线,也不会让大家受冻了……”
柳眉握住她的手:“赵姨,都过去了。咱们现在绣的帕子,就是给孩子们暖手的,也算替当年的自己补过。”
绣坊里的丝线簌簌作响,阳光透过窗户,把大家的影子叠在绣绷上,像一幅活的绣活。上官柠黎忽然觉得,这朵海棠花,从枯井里的断钗开始,绕了无数个弯,终于在这些绣娘的手里,开成了最温暖的样子。
下午,众人一起把改好的丝帕送到河工村。孩子们围上来,每人都领到一块海棠帕子,有的系在手腕上,有的别在衣襟上,跑着跳着,帕子上的海棠花在阳光下晃来晃去。
“上官姐姐,这花是谁绣的呀?真好看!”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帕子问。
“是柳眉姐姐和沈兰姐姐绣的,”上官柠黎笑着说,“以后她们还会教你们绣呢。”
柳眉蹲下身,摸了摸小姑娘的头:“以后姐姐常来,教你们绣海棠,好不好?”
孩子们齐声喊“好”,声音脆生生的,飘在河堤上。苏明远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对身边的李三郎说:“上官姑娘这哪里是查案,是在给这京城织温暖呢。”
李三郎挠着头笑:“可不是嘛!以前见了海棠花就觉得是案子,现在见了,只觉得心里暖和。”
夕阳西下时,大家坐在河堤边的草地上,手里拿着海棠帕子,看着远处的绣娘祠。祠堂的屋檐下,新挂的灯笼亮了起来,灯笼上画着小小的海棠花,在暮色里像星星。
“姑娘,你说以后还会有坏人吗?”林丫忽然问。
上官柠黎抬头看向天空,晚霞把云彩染成了海棠色:“或许会有,但只要我们心里有这朵海棠花,有想守护的人,就不怕坏人。”
柳眉和沈兰对视一眼,同时拿起绣针,在自己的帕子上绣了一个小小的“善”字。赵绣娘看着她们,也拿起针,把自己的帕子绣上了“和”字。
李三郎凑过来,也想绣,却把针戳到了手:“哎哟!还是让你们绣吧,我负责帮你们抓坏人,护着这海棠花!”
众人都笑了,笑声和河堤上的风声混在一起,格外动听。上官柠黎拿起自己的油纸伞,伞面上的海棠花图案,在夕阳下泛着光。她知道,这京城的诡案或许还会继续,但只要这些绣娘的针还在,孩子们的笑声还在,她的油纸伞,就会一直为这份温暖撑开。
“走,回京城。”她站起身,“明天城东的说书先生,该讲《毒帕变善帕》的故事了。”
大家跟着她往回走,河堤上的海棠帕子被风吹得飘了起来,像一群飞舞的蝴蝶。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直延伸到京城的方向——那里,还有更多的故事,等着他们用善意和真相,慢慢编织。
上官柠黎查诡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