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月光轻洒在古朴的院落中,十几位女子围坐成一圈,笑语盈盈,气氛温馨而和谐。高艳娥,这位身姿轻盈、面带愁容的女子,缓缓步入这欢乐的场景,她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王聪儿身旁,轻移莲步,紧挨着坐下。自那次在伏虎沟的偶遇,两人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如同亲姐妹般形影不离。
高艳娥虽比王聪儿年幼一岁,却对她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与依赖。她钦佩王聪儿的武艺高强,更被她那广博的见识所吸引,几乎每日黄昏后都会来到此处,跟随王聪儿习武强身,聆听她讲述那些令人心驰神往的奇闻异事。高艳娥曾多次提出要与王聪儿同住,以加深这份姐妹情谊,然而,她那性格古怪的父亲高老实却坚决反对,甚至因她频繁来访编筐而与她争执不休。
此刻,王聪儿见高艳娥到来,眼中闪过一丝关切,轻声问道:“艳娥,你哥哥可有消息传来?”高艳娥闻言,眉头微蹙,轻声答道:“还未归来,已离家近两月,按理早该有信了。”原来,高艳娥的兄长高均德两月前被派往杨家执行伕役,随后又被选中随队入川为杨府采购马匹,原定一月即返,却至今杳无音讯,这让高家上下忧心忡忡。
正当两人低语之际,一旁的一位姑娘笑言:“聪儿姐,你可不能光顾着和艳娥说话,我们也想听你的故事呢!”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附和,纷纷央求王聪儿再讲一段精彩的故事。王聪儿故作推辞,笑道:“日日讲来,怕是已无新意。”但众人热情不减,坚持要听,王聪儿见状,便也不再坚持,缓缓开口:“既是姐妹相聚,便不藏私。我且与你们分享一件近日发生的奇事。”
众人闻言,皆屏息凝神,目光聚焦于王聪儿身上。王聪儿继续说道:“昨夜月明星稀,我于梦中忽闻院中有人低语,心中惊疑,莫非有贼人潜入?我当即起身,手握长剑,准备一探究竟。我蹑手蹑脚地行至门边,透过门缝向外窥视,只见院中竟立着两位仙子,容貌清丽脱俗,仿佛自画中走出。我心中惊异万分,正欲细看,却听其中一位仙子问道:‘姐姐,昨日你随娘娘去了何处?’另一位仙子答曰:‘妹妹,娘娘受邀至无生老母处赴宴,归来时言及天下将有大变,清朝气数已尽,白莲教将取而代之。’我闻言心中震撼,继续聆听。那仙子又言:‘白莲教乃无生老母座下弟子,以杀富济贫、救苦救难为己任。娘娘更言,她与王母、观音、无生老母共谋,欲助白莲教成就大业。待白莲教坐稳江山,四海之内将是一片祥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届时,白莲教还将为无生老母大修庙宇,重塑金身。’我听得入神,却见那仙子又取出一轴画卷,言道:‘此乃无生老母所赐,需带回庙中,传于人间。’言罢,二人共赏画卷,随后便化作一道光芒,消失无踪。”
众人听得入迷,纷纷追问画卷何在。王聪儿微微一笑,转身回屋,取出一个精致的黄色布卷,轻轻展开。只见画卷之上,绘有两只山羊,一黑一白,对比鲜明。黑羊深陷泥潭,苦苦挣扎;白羊则立于青山之巅,脚踏白莲,周围祥云缭绕,灵芝丛生,羊角之上更托日月之光,显得神圣而庄严。画旁题有八字:“清阳已尽,白阳将兴。”
众人围拢细看,议论纷纷。有的不解其意,有的则若有所思。一位年轻的小媳妇好奇地问道:“聪儿姐,这画究竟有何深意?”王聪儿看向高艳娥,笑道:“艳娥,你来说说看。”高艳娥略一沉吟,答道:“我虽不敢妄言,但依我看,这画应是寓意白莲教即将兴起,清朝将走向末路。‘白阳将兴’即指白莲教之兴盛,‘清阳已尽’则暗示清朝之衰败。”她的解释得到了众人的认同,快嘴姑娘更是抢着说道:“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听说范大哥就是白莲教的人,他为人仗义,武艺高强,若是白莲教真能如此,那我们这些穷苦百姓可就有盼头了。”
你好,女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