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人杰见沈训突然沉默,便催促道:“沈训,继续说啊,别吊我们胃口。”沈训闻言,缓缓站起身,轻轻拍了拍微微隆起的腹部,笑道:“肚子里的鼓声都响了,力气都快用完了。”“没吃早饭?”范人杰关切地问。沈训苦笑,摇了摇头:“三碗清汤寡水的菜汤,两泡尿就没了影。”说着,他还特意紧了紧裤带。这时,王清从怀中掏出一个热气腾腾的菜团子,递了过去:“拿着,先垫垫肚子。”沈训犹豫了一下,范人杰在一旁鼓励道:“王大叔一番好意,你就别客气了。”沈训感激一笑,接过菜团子,几口便咽下肚,噎得他直伸脖子,做了个滑稽的鬼脸,引得众人一阵轻笑。
饭后,范人杰话锋一转:“沈训,今日为何迟迟不见大门开启?”沈训解释道:“听说木厂的少东家昨夜从杨家坪赶来,此刻还在梦中酣睡,开门怕惊扰了他的好梦。”言罢,他又望向范人杰,提议道:“范大哥,咱们是不是该叫门了?大伙儿都等了好一会儿了。”此言一出,立即得到了众人的响应,纷纷附和。沈训见状,不再犹豫,大步流星走向大门,拳头如雨点般落在门上,发出“咚咚咚”的巨响。众人见状,也纷纷加入,一时间,大门前热闹非凡,仿佛要将门板震碎。
门内,传来一个尖锐的声音,如同猴叫般刺耳:“你们这群疯子!快住手!要是惊醒了少东家,有你们好果子吃!”然而,门外的人们并未因此停下,反而更加用力地敲打。沈训对着门缝喊道:“尖嘴猴,太阳都晒屁股了,再不开门,我们就自己动手了!”门内的尖嘴猴岂肯示弱,回敬道:“沈训,你小子最会捣蛋,我早晚要把你除名,让你喝西北风去!”沈训不甘示弱,反驳道:“你试试看!要是敢算计我,我就让你吃饭的家伙什儿变成废铁!穷命换富命,我有什么好怕的!”
正当双方争执不下时,门内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姜掌柜,外面为何如此喧闹?”尖嘴猴连忙换上一副谄媚的嘴脸,回答道:“少东家,您起得真早。昨晚睡得可好?还早呢,您再回去歇会儿吧。”门外的人们依旧嘈杂不已,似乎并不打算就此罢休。少东家显然有些不悦,再次询问缘由。尖嘴猴只好如实相告:“这些棚民急着进来搬木头,我怕惊扰了您,让他们稍等片刻,结果他们就闹了起来。”少东家闻言,沉吟片刻后道:“既然如此,就让他们进来吧。”
尖嘴猴连忙应声,吩咐手下人打开大门。门一开,数百名棚民如潮水般涌入,争先恐后地奔向院中的长条桌。一时间,院内乱作一团,谩骂声、厮打声此起彼伏。经过一番混乱后,众人终于排好队,站成了一字长蛇阵。尖嘴猴高坐在条桌之后,两旁站着几个帮手。左边太师椅上,坐着一位年约二十、英俊非凡的青年。他身着华服,手持一把洁白的鹅毛扇,腰间还挂着一柄宝剑,既有书生的儒雅,又不失英气。王清定睛一看,心中一惊,这青年不正是之前在天河渡莲花荡遇到的乡勇头目吗?他悄悄向范人杰求证,得知此人竟是杨国仲的养子杨升。王清心中不禁暗自嘀咕,杨升在莲花荡的所作所为让他费解,如今又在此地出现,更是让他摸不着头脑。
轮到沈训时,他递上了一块巴掌大的木牌。尖嘴猴接过木牌,仔细端详了一番后,才交给身旁的帮手登记入册。随后,他从抽屉中取出一个刻有文字的圆铜牌递给沈训,并问道:“还背吗?”沈训点头应允。尖嘴猴瞪了他一眼,似乎对他的态度不满,但还是扔给他一根竹签。沈训接过竹签,便朝木垛走去。
王清看着这一幕幕场景,心中充满了疑惑。他低声向范人杰询问起这里的规矩。范人杰解释道:“棚民们来木厂搬木头,必须先报名登记,并找保人担保。若是在搬运过程中有损失或拐走木材的行为,将加倍处罚。报名后,他们会从尖嘴猴那里领取竹签,再凭竹签到木垛领取木枋。背到四十里外的河岸上后,他们会领回一个长方木牌作为凭证。第二天再带着木牌回来换铜牌,每十天结算一次工钱和米粮。”王清听后,不禁感叹这其中的复杂与艰辛。
你好,女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