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戒幢律寺在其历史发展上几多兴费,但从后续的重建和加建上还是基本保留了传统汉族寺院的标准配置。从整个建筑布局来看,戒幢律寺基本符合唐宋以来确立的伽蓝七堂制: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殿、罗汉堂、库房。中国传统建筑的中轴线承载着“以中为尊”的礼制文化,轴线在佛教中又被认为是生命轮回的极轴,它上接天堂,下达地狱,象征宇宙的秩序。戒幢律寺建筑布局严格遵守此法,主要建筑依附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排列,附属建筑放置在轴线两侧。整体空间层次丰富,秩序明了。
园林
东边礼佛区严整肃穆,但一墙之隔,则是风格迥然的园林空间。西花园布局与江南私家园林并无二致,湖中心筑有六角亭,楼阁形式,双重飞檐,轻盈多姿。水域被湖心亭的步道划分为两部分,北部水域设湖心小岛,南部水域较为空旷,形成对比,并以曲桥贯通两岸,构筑颇为巧妙。环池布置假山、亭台、花架、厅堂等,淡雅朴素,细腻精美,是极具苏州特色的寺院园林空间。
西花园虽然是佛寺的独立附园,但却是寺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布局自由灵活的园林空间打破整个寺院的冷漠肃穆,冲淡了寺院空间森严沉闷气氛,与中轴对称、严谨庄重的宗教建筑空间,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增强了空间的渗透、连续和流动性。活泼舒展的园林空间实际上也是通过空间布局的变换创造不同的佛教活动空间,不仅完善了寺院的功能,更体现了佛教的大众化、世俗化及其无限包容性。使礼佛者感到亲切生动,更好的感受佛法的洗礼,有着深广的表法意蕴。
西侧的五百罗汉堂,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代末,规模宏大,三进四十八间,以四大名山塑座为中心,沿四壁排列泥塑全身五百罗汉像,大逾常人,神态各异,构思奇特,栩栩如生,有极高的艺术性与民族性水准,堂中央有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13米高的千手千眼观音,在它不远处,还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四面有四个不同面相的脸,据说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台山文殊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罗汉堂内五百罗汉像沿四壁分单双号对称排列,并标有序号和法名,每一罗汉各有一种不同的神态。他们眉目传神,仪态各别,那喜、怒、忧、乐等表情,都好像从内心透出,极为真切,望之俨如活人,令人叹为观止。堂内还塑有大肚弥勒像,济公、疯僧像,寒山、拾得像,关公、韦驮像等佛像多尊,富有民族风格,艺术性较强,蜚声于海内外。西园寺中罗汉堂是江苏省保存艺术性较高而唯一完整的清塑五百罗汉像,为雕塑艺术之杰作。故游苏州的人,都要前往西园寺去目瞩,欣赏雕塑家的清湛技艺。
赏景色品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