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树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在中国只有在海南岛才能生长结果,这种生长的地域性限制,使得椰果更显珍贵。由于椰子树芯非常嫩,颜色非常清新漂亮,而且椰子树芯还能栽活,在花卉市场大量使用椰树叶(简称剑叶)做为花卉观叶,一些花店、装饰店,常用椰子树芯插花做花篮进行买卖,需求量较大,在丰厚的利润驱导下,致使大量的椰树叶被砍切,因此,保护椰子树刻不容缓:
加大保护椰子树的宣传力度,椰子树是海南的象征,是海南独有的资源,保护椰子树就是保护海南人民的生活环境和赖以生存的家园,号召大家自觉维护美丽的家园。
建议海南省有关部门对椰树片叶实行统一商标、统一品牌、统一检疫、统一出岛,可由专业公司如省林业总公司来实施这项业务,杜绝乱砍乱出岛椰树片叶的行为,珍惜资源,保护椰岛。
要加大对破坏椰子树的不法之徒的打击力度,将那些目中无法的毁坏椰树之徒绳之以法,保护好海南人民的椰城。[9]
9
植物文化
卡塔尔国家国徽,两把阿拉伯弯刀象征捍卫祖国的独立和自由。
白色帆船象征不断发展的海上贸易和渔业生产;两棵椰子树象征丰富的自然资源;环绕着绘有国旗图案的圆形饰带上是阿拉伯文国名“卡塔尔国”。
卡塔尔国徽启用于1976年。独立后制定的国徽中心是一个黄色圆徽。上面的两把阿拉伯弯刀,如一面铜墙铁壁,可以抵挡一切外来入侵, 捍卫祖国的独立和自由。在弯刀庇护下,一艘阿拉伯白色帆船正乘风破浪,前进在波斯湾辽阔的蓝色水面上,它象征卡塔尔不断发展的海上贸易和渔业生产。
10
相关作品
东汉杨孚在《异物志》中记载:“椰树,高六七丈,无枝叶,如束蒲在其上,实如瓠系于山头,若挂物焉。实外有皮,如葫芦核,里有肤如白雪,厚半寸如猪肤,食之美于胡桃味也。肤里汁升余,其清如水,其味美于蜜。食其肤可以充饥,食其汁则愈渴。又有两眼处,俗人谓之越王头”。这大概就是我国古代最早关于椰子树的描述了。清代文学家、民俗学家李调元在《南越笔记》中说:“琼州多椰叶,昔在汉成帝时赵飞燕立后,其妹合德献诸珍物中有椰叶席,见重于世,即从汉时。”大意为:椰子树在汉代就有了,汉成帝时赵飞燕被立为皇后,她妹妹将用椰子叶编织的席子作为礼物送给她。唐朝名相李德裕被贬崖州(唐代崖州位于今海口市琼山区一带),他在来海南的途中写道:“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这说明当时从岭南到海南岛一路上有不少椰子树。宋代以后,海南岛的椰子、槟榔声名渐盛,已是“满土悉槟榔椰子”。到了明代,由于长期不科学地开发利用土地,造成沿海土壤贫瘠化、盐碱化,人们在退化的土地上大面积种植耐盐碱、耐贫瘠的椰子树,海南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成片成片的椰林。从海南走出去的大才子丘濬为此写了《椰林挺秀》一诗:“千树榔椰食素封,穹林遥望碧重重。腾空直上龙腰细,映日轻摇凤尾鬆。山雨来时青霭合,火云张处翠荫浓。醉来笑吸琼浆味,不数仙家五粒松。”
赏景色品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