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其实,他们对于社会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们频繁出现于皇家宴请,节日祭祀等很多方面,又在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就比如白居易的那个著名的〈琵琶行〉,琵琶女其实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尽管她可能不是宫廷乐师。事实上,白居易的诗歌当中经常提到乐人这类人。”
“琵琶女早年是意气风发的,但是到后来却是凄惨的,这与李龟年也是很相似的。一面是他们的艺术才华受到推崇,一面是他们作为个体的社会地位相对边缘化。这真得很矛盾。”
“且不说什么身份地位,就说在技艺上精益求精,更在音乐创作上展现了卓越的才华。乐人们融合了各地的音乐元素,如引入中亚的乐器和旋律,使得唐代音乐风格多样化,丰富了中国音乐的传统。这种文化的交融与创新,使得唐代宫廷乐人的音乐成就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而李凭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丰富了箜篌的表现力,提高了箜篌在中国古典乐器中的地位。不过,聊到箜篌……它真得是一种仙气飘飘的乐器啊。”
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史记〉)
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通典〉)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
“箜篌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在唐朝的时候,箜篌的演奏艺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代的箜篌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寺院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代箜篌残品。但是,这种乐器现在已不再常见。古代箜篌可粗分为竖箜篌和卧箜篌。其中早期卧箜篌出如今春秋时的楚国,与古琴同一起源,但其长形共鸣箱面板上却有像琵琶一样的品位,这是它与琴瑟在形制上的主要差异;使用竹片拨奏或击奏。竖箜篌却是由远古狩猎者的弓演变而来,是伴随着人类最早文明的诞生而诞生的最古老的弦鸣乐器,有着五千年以上的历史。比这更古老的乐器竖起指头都数的过来:石哨、骨哨、骨笛、埙、陶笛。至公元前1200年,竖箜篌已基本定型(此后两千几百年时间都没有大变化),后来经波斯传入中亚和印度,秦以前即已在中国新疆一带流行。汉武帝开西域以后,竖箜篌慢慢传入中原。”
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之旧器。(〈隋书〉)
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刘宏)好之。体曲而长,二十有二(一作三)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臂箜篌。(〈通典〉)
“其实,经由竖箜篌,你可以想象得到一种西方乐器。”
“竖琴?”
“是的,竖琴。竖琴和箜篌可以说是同源的。竖琴与箜篌、古典吉他、鲁特琴一样来自于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弦琴,原始弦琴常在原始部落中扮演占卜、丧葬、祈雨等祭祀工具,可以认为它一切古典式弦琴的起源。竖琴有着梦幻优美的音色,也带有戏剧性。是一种富有色彩感的的乐器。”
"我其实很喜欢拉威尔创作的〈为七重奏而作的引子与快板〉(1906)。听那首曲子的感觉就像是下午一杯清凉的,悠扬的,苦涩的,宁静的,但是又充满了梦幻与希望的茶,沁人心脾,美轮美奂。里面的竖琴就像是一条彩虹一样,神秘优雅。"
“是的,拉威尔作为印象派音乐家的代表人物,有‘配器大师’和‘色彩大师’之称。他其实深受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影响,他还为马拉美的三首诗配过音乐〈三首斯特芳·马拉美之诗〉,这部作品是为钢琴,声乐与管弦乐而作的。当然,这部作品毫无疑问可以看出拉威尔受到了勋伯格(第二维也纳乐派的领军人物)的影响。”
哇伊拉之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