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雀归巢
超小超大

第十六章:花种满天涯 (2-1)

暮春的苏州,忠烈祠前的杏花开得正好。雁初提着竹篮站在沈夫人坟前,将新收的锦雀花种子撒在坟头的青草里,动作像极了当年母亲在这里埋下红绳锦囊的模样。她已长成梳双鬟的少女,发间仍戴着那支银花簪,只是簪尾被岁月磨得愈发温润。

“外婆,我带京城的花种来看您了。”她轻声说着,指尖拂过坟前抽出新芽的锦雀花——这是去年从京城带来的种子,如今已在苏州的泥土里扎根。不远处的义仓前,孩子们正在追逐嬉戏,领头的少年举着风筝跑,风筝上绣着的雁形图案,正是当年父亲扎的那只白雁的模样。

书铺老者已年过八旬,仍在教孩子们写字。看见雁初进来,他颤巍巍地从匣子里取出张泛黄的纸:“这是你娘亲当年写的第一个‘正’字,笔锋虽嫩,却有股不肯弯折的劲儿。”纸上的字迹旁,压着片褪色的锦雀花瓣,像枚小小的印章。

雁初将纸小心翼翼地折好,夹进随身带的《楚府往事》里。书页间早已夹满了各地的花瓣——京城的海棠、苏州的杏花、江南的茉莉,每片花瓣旁都写着日期,像串藏在时光里的脚印。

归京那日,义仓管事送来包新米,说是孩子们特意嘱咐的:“让顾夫人尝尝今年的新米,仓里的米,总也吃不完了。”雁初抱着米袋坐在船头,看苏州城渐渐缩成水墨画里的轮廓,忽然想起临行前老嬷嬷的话:“沈夫人当年总说,好种子要撒在土里,才不算辜负春光。”

京城的庭院里,锦雀正坐在花架下翻晒药材。萧珩鬓边的白发又添了些,却仍习惯在傍晚时翻看卷宗,只是如今常看的,是各地送来的善举记录——哪里修了桥,哪里建了学堂,哪里的锦雀花开了满院。

“雁初带回来的种子,我种在东墙下了。”锦雀指着墙角冒出的新芽,声音里带着笑意,“那孩子说,要让苏州的花,在京城结出种子,再撒回苏州去。”萧珩放下卷宗,看见女儿正将苏州带来的米倒进米缸,缸沿上刻着的“泽被乡邻”,早已被岁月磨得浅了,却仍能看清当年的笔锋。

入夏后,大理寺新来的年轻官员捧着《沈夫人传》来请教。雁初替父亲接待,指着书里的插画讲解:“这里的义仓,如今还在苏州;这里的锦雀花,已开到了江南。”官员望着窗外的花藤,忽然问:“顾姑娘将来想做什么?”

“想走遍天下。”雁初指尖划过书里的锦雀花,眼睛亮得像星子,“把外婆和爹娘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再把花种撒到每片土地上。”她说这话时,鬓边的银花簪恰好映着阳光,折射出的光落在书页上,像滴落在时光里的暖。

七夕那日,京城的朱雀大街上挂满了锦雀花灯。雁初提着自己绣的走马灯,灯影里是流动的故事——沈夫人在义仓分粮,锦雀在书铺练字,萧珩在公堂断案,孩童们举着风筝跑。有路过的老妇人指着灯影落泪:“这不是楚府的旧事吗?竟还有人记着。”

秋风起时,雁初真的带着种子上路了。她的行囊里装着《楚府往事》、银花簪,还有父亲题的“心正路正”木牌。第一站去了江南,在当年逃亡路过的小镇种下种子;第二站去了西北,在新修的学堂窗台上摆上花盆栽;第三站去了岭南,教渔村里的姑娘绣锦雀花,说这花能带来安稳。

书信从各地寄回京城,有时是夹着花瓣的短笺,有时是画着花田的草图。锦雀将信一一贴在墙上,渐渐贴成了幅完整的地图,地图上的每个点,都画着小小的锦雀花。萧珩常站在地图前笑:“咱们的雁初,真成了衔种的雁了。”

锦雀归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月光下的小路 连载中
月光下的小路
欣欣子_6961586305384792
古风
0.1万字6个月前
花意落 连载中
花意落
傅秋意
本作品由作者与最好的知己联动推出联动方@Monicen
2.3万字5个月前
远离感 连载中
远离感
棣欣引力酷又甜
讲述了两只大妖许下诺言,共同守护大荒,白猿和槐妖会面临什么困难。
5.7万字5个月前
花隐千机 连载中
花隐千机
温阮澜
他当众将兵符塞进她掌心:“我的命,今后归你调遣”“要复仇?我给你刀,也陪你下地狱。”当死里逃生的上官府嫡女,撞上背负血仇的冷面战神,先婚后爱......
1.9万字2周前
穿成无脑美人后我靠改字躺赢 连载中
穿成无脑美人后我靠改字躺赢
小小怪_5346260605408448
加班猝死的林月瑶,睁眼成了自己笔下宫斗文里的愚蠢美人。原主空有倾国倾城貌,出身显赫却口无遮拦,凭着美貌获皇上萧砚沉偏爱,在后宫树敌无数却因众......
1.5万字2周前
凤逆天下之我要当太子妃 连载中
凤逆天下之我要当太子妃
早季恋
12岁刚修完无情道的熙涵受师傅之托来到南翼国寻找故人,在寻找故人的途中遇见了凰战野等人对此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1.1万字2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