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重新上路,将沉默的矿场甩在身后。白乞辰坐回车里,裤兜里那颗塑料红心隔着薄薄的布料,紧紧烙着他的大腿皮肤,微微发烫。
这是他第一次进城。
大约半个小时后,宽阔的白河大桥出现在眼前。河水在初秋的阳光下泛着土黄色的光,平缓地向东流去。桥面宽阔,车流明显比镇上多了不少。白乞辰趴在车斗边缘,望着桥下奔流的河水。
“看见没?辰伢子,”奶奶的声音从前头传来,带着一种指点江山的意味,“这就是白河!咱村河提淌过去那条小河沟的‘老祖宗’!流到这儿,气派了吧?”
过了桥,路程也算是走了一半儿了。
不久,在入城的路口,一个巨大的、在阳光下反射着金属冷光的雕塑闯入眼帘。
“快看!那就是咱金郁县的大名堂——郁金香!”奶奶的语气里带着点与有荣焉的兴奋,又混杂着乡下人看稀罕的质朴,“乖乖,铁打的,恁大个花儿!听说夜里还亮灯,五颜六色,花里胡哨哩!”
白乞辰仰头望着那朵巨大的、线条流畅却毫无生气的金属花朵。它高高矗立在一个圆形花坛中央,周围是修剪整齐却显得呆板。雕塑基座上刻着几个鎏金大字:金郁县欢迎您。
白乞辰也是被这场景震撼到了,奶奶则还在继续讲到。
“城西里也是白河”奶奶努努嘴,“城里人吃饱了撑的,把好好的河滩地圈起来,种上花花草草,叫人们来看,啧,咱老家河滩上不也长着芦苇水鸟,不也挺好看的。”
奶奶的语气里充满了不解,却也透露出她对那条贯穿故乡与县城的白河,那份深植于骨子里的熟稔和亲近。对她而言,这条河的本质从未改变,变的只是人们看待它的方式。
电动三轮车灵活地在逐渐热闹起来的县城街道上穿行。出乎白乞辰意料,奶奶对路线异常熟悉,七拐八绕,竟没有半分迟疑。
那些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骑着电动车匆忙赶路的人、响着音乐的店铺……一切都新鲜又陌生,带着一种喧嚣的压迫感。
最终,“金彭”三轮车稳稳地停在了两扇气派的、铸铁雕花的黑色大门前。
门柱是光洁的米黄色大理石,上面挂着锃亮的铜牌:金郁县第一高级中学。门内,是几栋崭新的、贴着白色瓷砖的教学楼,在阳光下有些晃眼。
此刻正是新生报到的高峰,校门口人流如织,各种小汽车、电动车、自行车把门前空地塞得满满当当。
白乞辰一眼就注意到,校门内两侧的空地上,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地停放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自行车!
各种颜色、新旧不一的自行车,像一片钢铁森林。
许多和他一样穿着朴素、但明显是城里孩子模样的新生,正熟练地把自己的自行车推进去,找到空位锁好,然后轻快地走向教学楼。
也有不少学生骑着车直接进入校园,轻车熟路地奔向停车区。他们身上没有大包小裹,只有轻便的书包。
白乞辰低头看了看自己脚边那个鼓鼓囊囊、印着“金坷垃”字样的化肥袋,怀里抱着从化肥袋里拿出来的那床裹着塑料布、显得格外臃肿的白夏被卷。
证明存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