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我总算想明白了。”她把步摇放回锦盒,“这京城的富贵,原就不是我想要的。”
几日后,苏州知府衙门传出消息,苏大小姐要随父亲南下巡查漕运。消息传到织造府时,苏云佑正在核对江南新到的绸缎账册,闻言笔尖一顿,对苏云铮道:“替我备份礼,送些防蚊虫的药和防晒的纱帽给清桐。”
苏云铮挑眉:“哥,你这是……”
“她性子看着柔,实则比谁都犟。”苏云佑想起妹妹捧着退婚书时平静的模样,“南下路上多辛苦,让她多些准备总是好的。”
苏清桐出发那日,天刚亮就起了程。马车驶出苏州城时,她掀开帘角,看着熟悉的街巷渐渐远去,心里竟没有半分不舍。晚晴递来块桃花酥:“这是后厨新做的,小姐尝尝?”
“你还记得?”苏清桐接过,咬了一口,清甜的滋味漫开来。去年此时,她还在为李浚的一句“公务繁忙”暗自神伤,如今想来,真是傻得可笑。
漕运的船行得慢,两岸的风光却比苏州城里鲜活。有时停在码头,她会跟着父亲去查看粮仓,听船工说些江湖趣闻;有时遇到市集,便拉着晚晴去买些新奇的小玩意——一支竹制的蜻蜓,一串染了色的糖葫芦,都能让她笑上半日。
这日船行至镇江,恰逢望月楼的桂花糕出了新口味。苏清桐带着晚晴上岸去买,刚走到楼下,就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里面出来——是陈子衿。
两人都愣了一下,随即陈子衿先笑了:“苏小姐?”
“陈姑娘。”苏清桐也点头,目光落在她手里的账册上,“还在查案?”
“嗯,过来核对些旧账。”陈子衿晃了晃手里的本子,“听说苏小姐退了婚,还来了江南?”
“是啊。”苏清桐举了举手里的桂花糕,“来看看这江南的风光,比京城有趣多了。”
陈子衿看着她眼里的光,想起苏州宴席上那个安静的女子,忽然觉得这样的苏清桐,才更像她自己。“镇江的金山寺很有名,苏小姐若有空,不妨去看看。”
“好啊。”苏清桐笑着应下,“说不定还能遇到陈姑娘。”
告别后,晚晴忍不住道:“小姐,她就是……”
“是她又如何?”苏清桐咬了口桂花糕,“各有各的路,从前的事,早过去了。”
船继续南下,苏清桐站在船头,望着两岸掠过的芦苇,忽然觉得心里从未这般开阔过。原来离开那个困住自己的执念,天地竟这样大。
她不知道未来会遇到什么,可她知道,往后的日子,她要为自己而活,像这江南的水,自在流淌,去往想去的地方。
从望月楼出来,陈子衿握着那本核对完的账册,指尖还残留着纸页的粗糙感。方才与苏清桐的偶遇像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些微涟漪,却很快归于平静。
她沿着镇江的码头慢慢走,江风拂起她的鬓发,带着水汽的凉。不远处,几个漕工正扛着盐袋往船上装,号子声此起彼伏——这是江南最寻常的景象,却总让她想起一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盐案。
“陈姑娘?”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陈子衿回头,见是大理寺的同僚周衍,正提着个包袱站在石阶下。“周兄怎么来了?”
锦阙争芳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