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三年冬,朔风卷旆,捷书三至。靖江城破,苍梧帜易,临江烽熄,凡历七月,三城皆定。此非朕一人之功,实赖将士用命,谋臣殚精。今按功行赏,布告天下:
赏主将
镇国大将军杨烈,总领三军,谋深似海。攻靖江则穴地为隧,破苍梧则声东击西,克临江则断水为困,三战皆合《孙子》“上兵伐谋”之旨。特封“平南郡王”,食邑万户,赐金印紫绶,增兵三千为牙卫,子孙世袭罔替。其麾下亲军百户,悉迁京畿,赐田宅各一。
赏副将
威远将军秦岳,勇冠三军。靖江先登,斩守将三人;苍梧巷战,护粮道七日;临江水战,焚敌舟五十。特封“定远侯”,食邑五千户,赐彤弓卢矢,赏奴婢三十人。其部曲千夫长以下,各晋一级,赏布帛十匹。
赏谋士
参军顾长风,献“疲敌策”,使三城守卒日耗其力;制“疑兵图”,令临江守将误判虚实。特授中书侍郎,入值中枢,赐银千两,锦缎百匹。其麾下斥候二十人,皆授“忠勇郎”,免徭役十年。
赏偏裨
破靖江西门的别部司马张焕,率死士攀堞,身被七创仍不退,赐“昭武校尉”,赏黄金五十斤,迁为禁军郎将。
守苍梧粮道的裨将李穆,以百人拒敌五千,相持半月,赐“致果校尉”,赏钱百万,擢为郡都尉。
烧临江浮桥的队正王二狗,虽出身行伍,却能审时纵火,赐“义勇郎”,赏田百亩,准其子弟入太学。
赏士卒
凡先登三城者,共三百二十人,各赏布帛五十匹,银二十两,伤者加赐医药钱;
负粮运械、不解甲者两月以上,共五千人,各赏布帛十匹,免本户三年赋税;
阵殁者七百余人,皆追授“烈士”,棺椁归乡,官为营葬,每家赐粟三十石,孤儿寡母由州郡按月供给,至其子成年。
赏降将
靖江降将陈忠,献城时保全百姓三万,授“归义将军”,仍领旧部千人,镇守靖江东门;
苍梧降卒八百,愿留军者编入辅兵营,愿归乡者各赐路费十贯,免其前罪。
赏吏民
随军转运粮草的江淮诸郡县令,各加俸一级,记功一次;
临江助我军造船的工匠百户,各赏钱五十贯,授“匠士”称号,其技艺可传子侄。
夫攻城为下,安民为上。今三城既平,凡所获子女玉帛,已令有司登记,除赏功外,余者皆散还百姓。其曾为敌守城者,除首恶外,概不追究。
自起兵以来,将士冒霜雪,历生死,朕每念及此,夜不能寐。今封赏既定,唯望诸君不忘初志,共守此土。若有恃功骄纵、欺凌百姓者,无论爵级高低,皆以军法论!
天元三年十二月戊申
大邹皇帝令
大邹高祖武皇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