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宫城·天元四年三月癸亥 寅时)
养心殿的烛火忽明忽暗,陈轩盯着案上的十二块鎏金牌,指节捏得发白。昨夜萧正茂闯宫时的嘶吼犹在耳畔,他抓起一块金牌往地上摔,金铁撞击声惊得殿角的铜鹤香炉颤了三颤。
“废物!都是废物!”陈轩一脚踹翻龙椅旁的花架,青瓷瓶坠地的脆响里,李德全慌忙去捡碎片,却被他一把推开,“传朕的金牌!十二道!一道发往吴州,一道发往越州……江南十三州,除了已被杨烈占了的,剩下的各州刺史,每人一道!”
李德全捧着金牌的手直抖:“陛下,十三州只剩九州,发九道便够了……”
“朕要发十二道!”陈轩揪住他的衣领,龙涎香混着酒气喷在他脸上,“多出来的三道,给浙东观察使、江西节度使、淮南道行军总管!朕要他们把能喘气的都带来——十万兵马?不!朕要二十万!”
(吴州刺史府·辰时)
顾彦正在后园修剪梅枝,忽闻府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亲卫捧着鎏金牌闯进来,金牌上“星夜驰援,违令者斩”八个字闪着冷光。顾彦的手顿了顿,剪刀剪断的梅枝落在青石板上。
“刺史,邹军在毗陵关布了三千人,咱们若动,怕是……”参军王佐望着金牌上的朱印,声音发颤。顾彦将剪刀一扔,“杨烈的斥候遍布江南,咱们这点兵马,出了吴州就得被包饺子。”
他取过笔墨,在金牌背面题了行字:“吴州军粮告罄,募兵不足,容臣暂缓三日。”王佐大惊:“刺史!这是抗旨!”顾彦冷笑:“陈轩在养心殿掷骰子时,怎不想想咱们?”
(越州驿站·午时)
越州刺史钱明远刚收到金牌,驿站外就冲进几个带刀的汉子。为首的疤脸汉子拍着腰间的令牌:“杨将军有令,钱刺史若敢提兵,越州城今夜就换旗。”
钱明远盯着他们腰间的邹军制式弯刀,忽然将金牌往案上一放:“我知道了。”待汉子们走后,他对亲随道:“备笔墨,就说越州突发瘟疫,兵马不能动。”亲随迟疑道:“朝廷若是查……”
“查?”钱明远指着窗外的稻田,“去年陈轩征了三成粮,百姓早恨透了他。杨烈若来了,说不定还能有条活路。”
(浙东观察使府·未时)
崔戎将十二道金牌在案上排开,阳光透过窗棂照在金牌上,反射的金光刺得人眼晕。副将张猛急道:“大人,陛下连催十二道金牌,再不动身……”
“动?往哪动?”崔戎拿起一道金牌,背面刻着的“加急”二字已被汗渍浸透,“从浙东到建康,要过萧山、富春江七道险隘,杨烈能让咱们顺顺当当过去?”他忽然压低声音,“我听说,建宁城破时,陈轩还在宫里斗蛐蛐。”
张猛一愣:“那……咱们就抗旨?”
“抗旨是死,去了也是死。”崔戎将金牌收进锦盒,“传我令,全军戒备——不是去援建康,是守浙东。”
(淮南道军营·申时)
周显翻看着军册,三万士卒里,有一半是去年强征的流民。他捏着那道鎏金牌,忽然听见营外传来哭声——是流民士卒的家眷,不知从哪听说要开拔,正跪在营门哭求。
“将军,开拔吗?”校尉进来时,甲胄上还沾着流民扔的烂菜叶。周显望着营门外黑压压的人群,忽然将金牌扔进火盆:“烧了。”
校尉大惊:“将军!这是欺君之罪!”
“烧了,最多杀我一人。”周显盯着火苗舔舐金牌的纹路,“若开拔,这三万弟兄怕是要哗变——到时候,淮南道就不是陈轩的了。”
(建康宫城·酉时)
十二道金牌的回执陆续送到,陈轩看着“粮尽”“瘟疫”“戒备”等字眼,忽然抓起案上的镇纸砸向殿柱,漆皮剥落的声响惊得嫔妃们花容失色。
“反了!都反了!”陈轩喘着粗气,指着李德全,“去!把他们的家眷都抓起来!关进天牢!”
大邹高祖武皇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