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铮铮的生辰宴上,宾客如云,笑语盈盈。她坐在主位上,穿着母亲为她精心挑选的华服,妆容精致,举止优雅。然而,她的眼神却时不时地往门口瞥去,似乎在等待某个人。
终于,一阵熟悉的马蹄声传来,霍长缨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她依旧是那身劲装,腰间佩剑,英姿飒爽,与周围精致的女眷们格格不入。宋铮铮看到她,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急忙起身相迎。
“你怎么才来?”宋铮铮嗔怪道,语气里却满是关切。
霍长缨哈哈一笑,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路上有点事耽搁了,抱歉抱歉。”
宋铮铮拉着她的手,把她带到一旁的屏风后。屏风后面,放着一个精心包装的礼盒。她打开礼盒,露出一套精心改制的女装。
“这是我亲手改的,你试试看。”宋铮铮眼中带着期待。
霍长缨愣了一下,随即挑眉一笑:“那些叮当作响的衣服我可穿不习惯”。
宋铮铮轻声解释:“我知道你不喜欢那些繁琐的衣裳,所以我改了改。袖口更宽,方便你挽袖习武;裙摆更短,方便你策马奔腾。女子的强大和衣服并不冲突,这套衣服,既方便活动,又不失女子的风姿。”
霍长缨拿起衣服,仔细端详。她看到袖口和裙摆的细节,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她知道,宋铮铮用心良苦,既尊重她的个性,又不想让她在上京的规矩中太难为情。
她换上那套衣服,站在宋铮铮面前,转了个圈。衣服果然既方便活动,又显得她英姿飒爽,丝毫没有束缚她的自由。
“好看吗?”霍长缨问,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
宋铮铮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好看,这才是真正的你。”
霍长缨哈哈一笑,拍了拍宋铮铮的肩膀:“有你这句话,这套衣服我就收下了。”
生辰宴上,霍长缨穿着那套衣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她不再像往常那样格格不入,反而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她自如地与宾客们交谈,举手投足间既有女子的风姿,又有侠女的豪爽。
宋铮铮站在一旁,看着霍长缨,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这套衣服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种理解和支持。女子的强大和衣服并不冲突,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既不失去自我,又能在这个世界中自在地生活。
宋铮铮和霍长缨坐在上京城郊的一片草地上,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影洒在她们身上,暖洋洋的。两人面前摆着一张小毯子,上面堆满了各种吃食:蜜饯、果脯、烤鸭腿,还有宋铮铮最爱的桂花糕。
霍长缨跑完马,仰面躺在草里,让阳光把脸晒得发烫。她顺手揪了根狗尾草叼在嘴里,晃啊晃,听青黛和芜花像两只小雀子,叽叽喳喳地剥瓜子、传八卦。
“……姜姑娘把一本《诗经》摊在案上,指节轻轻一敲,那老嬷嬷就以为里头藏着暗账,扑通跪下,鼻涕眼泪一把地招了。”青黛学得活灵活现,指尖点着空气,“姑娘连眼皮都没抬,只淡淡一句:‘硕鼠既招,便按规矩办。’当天就把人发落到庄子上去了。”
芜花吐掉瓜子皮,补充得绘声绘色:“如今外头传得更玄乎,说姜家姑娘心狠,老仆说撵就撵;又说她最会装,拿圣人的书当刀子使。可若不是燕世子老往她跟前凑,谁肯费这个神去编排她?”
霍长缨懒懒地“啧”了一声,用草茎指着天:“风流债嘛,向来是男人做戏,女人背锅。”
几步外,宋铮铮坐在小毡上,膝头横着半幅未干的《京郊草色图》。她一只手托腮,一只手运笔,神情悠闲得像在听折子戏。青黛的话飘进耳里,她只是轻轻挑了挑眉,顺手在画里添了一抹汁绿——那颜色太鲜,像刚被谣言割开的草,又瞬间被风抚平。
“说到底,”宋铮铮笔尖轻顿,在草叶缝隙里点出一粒小小的墨蝶,“她们恼的不是姜姑娘罚了谁,而是恼她得了燕临的青眼。”
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点看戏的轻笑,仿佛说的是别人家后院翻不翻瓦,与她隔了一整个画毡。
衔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